E+H > 公司新闻
广州麦图流体公司新闻

全球化环境下的机械工业信息化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企业巨型化和社会信息化正向我们迎面扑来。产品和技术的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的竞争手段。经济全球化,并非人人赞同,反对者既有发达国家的,也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士。但不管人们的主观意愿如何,经济全球化事实上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不能不关注它的走向。

  全球化的主要表征可以归结为:全球性公司并购、国际产业机构升级与转移、金融的全球化、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

  90年代开始,全球购并风潮迭起,购并金额从1990年的11.3万亿美元上升至1998年的26.2万亿美元,购并的范围之广、金额之大、跨国案例的比例之高,都是近期国际经济关系中才出现的特征,这是全球化进程的逻辑结果。前几年世界汽车工业的购并风潮,人们记忆犹新。至今这一风潮并未结束,而且也卷到了中国。购并的结果,形成和壮大了一批跨国公司。目前,全球约有5.3万家跨国公司,他们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约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全球贸易额的50~60%、全球技术贸易的60~70%,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技术专利的80%、生产技术的90%。

  与跨国购并伴随而来的,是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以及世界制造基地的转移。其势甚猛,追犹不及。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和正在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升级,而低附加值、资源消耗性的产业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发达国家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中的低端部分以OEM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在跨国购并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全球化的另两个表征:全球采购与配套、全球设计与制造,相应形成。金融的全球化则是与上述表征相关的必然结果。于是,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愈益激烈。

  经济全球化拉动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又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运行,没有全球的信息网络为支撑,简直不可想象;全球设计与制造,由于有了信息与网络,不仅得以实现,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全球采购与配套,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化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时空观,明显加快了节奏,大大提高了效率。原有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管理理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信息化成了全球化极其重要的手段,全球化则是信息化的催化剂。信息化还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向人类显示了一种在资源日益紧缺的地球上行事的新型方式。

  全球化、信息化使世界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变革,也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可以回顾一下,从20世纪到21世纪,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制造业一系列的巨大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已变为融入了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现代制造业。20世纪的制造业以技术为中心,实行专业分工,生产组织则是按功能划分的固定工作小组,企业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结构,采取顺序作业方式。而21世纪的制造业则以人为中心,实行模糊分工,一专多能,工作小组也已变为具有自主管理功能的“团队”,企业的组织结构已普遍采取能更加快速响应市场的“扁平型”和“网络型”,采取并行作业方式。

  21世纪的制造业企业的战略已不是规模经济,而是快速响应市场和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观从符合性质量观变为满意度质量观,企业将更加重视产品和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从以往仅提供产品转变为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生产方式不再是同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而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生产。企业的组织模式逐步从“橄榄型”转为“哑铃型”,加强原先薄弱的研究开发和销售服务这两头,通过大规模的定制生产和网络化制造以追求自身成本的最小化和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沿着这一变革的走向,未来制造业的时代特征是: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信息量大且分布广泛;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用户需求高并个性化;科学技术变革加速;产品与技术中知识含量密集等。由此可以预计未来的制造模式将是:小批量、多品种、质量高、成本低、研发期短、生产柔性、环境友好。

  面对这种种变革,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中国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我们在你身边

我们歇力为您找到最适合的产品、资源和服务。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客服一:3280317584
有事可以QQ交谈

客服二:2113522900
有事可以QQ交谈

客服三:154602185
有事可以QQ交谈

客服邮箱:

13826157744